图为洞头分会场。洞头融媒体中心供图
温州的美,在于山海相拥、刚柔并济。昨晚,“全城园博”公园路主会场跨越山川与海洋,直播联动海上花园(洞头)分会场和山城古韵(泰顺)分会场,让大家在“全城园博”的全域脉动中,更直观地体会“百姓园博”“全城园博”的生动内涵。两地的分会场也同步启动了金秋文旅消费季活动,借助温州园博会的契机,温州更多的山海资源将走向远方——
初秋的夜晚,海风吹动下的海岛洞头依旧热情似火。昨日18时,“海上花园,全景山海”,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海上花园(洞头)分会场(以下简称“洞头分会场”)暨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作为“全城园博”“山海连线”中“海”的代表,依托温州园博会这一契机,洞头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展现“海上花园,全景山海”的独特魅力,生动诠释“山—海—城—岛”的独特格局。
山海连线 点亮洞头之夜
洞头位于温州东部瓯江口外,是温州打造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的前沿。当晚6时,海上花园(洞头)分会场活动启幕。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长达408米的“海上阳台”。这座因园博而诞生的新地标,如今已是洞头文旅版图上的亮点。这里汇聚观光、休闲与娱乐:迎着海风悠然漫步,指尖触碰承载海岛记忆的石头房;走进渔家市集,尝一口鲜香小吃。记者偶遇了“海上阳台”市集的发起人姚必法。他说,只要天气晴好,“海上阳台”总是热闹非凡,这里开设的市集正好弥补了洞头本岛夜市的空白。
在市集一旁的舞台上,洞头区民族吹奏乐学会与爱乐民乐队的四十多位演奏者已就位。丝竹声、洞箫声缓缓响起,90分钟的民乐演奏会拉开帷幕。
观众席里,来自苍南的王小姐因来洞头参加培训,恰好在抖音刷到活动预告,便临时决定前来。她说,这是第一次踏上海上阳台,“修得真漂亮,视野开阔,海面望得很远”,说话间已在兴致勃勃地等待开场。
穿过半屏大桥,在对岸的韭菜岙沙滩上,一场颇具异域风情的篝火晚会正热烈进行。来自宁波的黄小姐和三位朋友自驾而来,一路走走停停,最终在沙滩上汇入人群。主持人高声呼喊:“拉起手来,时来运转!”人们围着篝火舞动,烟花在夜空绽放,映衬着对岸“海上阳台”的音乐会与市集的鼎沸人声。
随着航拍镜头转场,夜幕下的洞头愈发动人。望海楼灯火辉煌,仿佛披上一袭星辰的外衣;东沙渔港内,国内首部海上实景船体演艺秀《向洞头》激情上演。
这些场景,正是洞头分会场“一带两环”规划中5公里精品环线的呈现,在串联主会场、海上花园分会场与山城古韵分会场的“山海连线”中,这些场景得以展示在全市面前。洞头分会场规划面积约5400亩(不含海域),形成“一带两环”的空间格局。“一带”即通过瓯海大道、330国道与主会场相连的交通纽带;“两环”则包括25公里主题大环线与5公里精品环线。大环线串联同心公园、望海楼、仙叠岩—大沙岙景区、东沙不夜港四大博览点;5公里精品环线则聚焦洞头本岛,贯通南塘湾湿地公园、七彩洞头村、海上阳台和韭菜岙沙滩等七大节点,为游客勾勒出一幅“全景山海”的动人画卷。
多元体验 畅享海岛四季
每年5月至10月,是洞头一年中最迷人的时节。清澈透亮的海水泛出独特的蓝绿色调,三角梅热烈盛放,随手一拍就是明信片般的风景。而在明年春天,正值温州园博会启幕,游客们既能选择步行、骑行沉浸其中,也可乘坐公共交通快速抵达。洞头分会场还在半屏码头与韭菜岙开通特色海上接驳专线和环半屏岛飞行线,为游客提供海陆空的立体体验。游客能够尽情体验“游山海、游公园、游人文、游村落”的“四游”精彩。
游山海,洞头有302座岛屿,宛如明珠镶嵌于东海之上。环岛南线以多维立体的高颜值景观著称,彩色防洪堤、望海楼与仙叠岩交相辉映,尽显山海共融。
游公园,洞头构建起“百岛百园”的全域公园体系。园博会重点打造的主题环线和精品环线,将望海楼、南塘湾湿地公园、七彩洞头村、海上阳台等景点紧密串联,形成完整的游览链条。
游人文,洞头人文底蕴深厚,渔文化、海霞文化、闽瓯文化在地传承。当地通过民俗展演、节庆巡游等形式,展示原真的海岛生活方式。无论是观看《向洞头》演艺,还是参与渔家民俗活动,都能让游客在山海之间触摸文化脉动。
游村落,洞头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小岛迁、大岛建”“老城疏、新城聚、渔村兴”等举措。如今的海岛村落既保留了渔家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小尺度聚落与大环境共生,呈现出山海共荣的崭新图景。
在展会期间,“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文旅日程将会上演。结合海岛自然禀赋与文化特色,以春季“海上蓬莱”、夏季“海上运动”、秋季“海岛晒秋”、冬季“海岛狂欢”等四时主题,推出“低空游、演艺游、海上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百里海岸、一步一景”。海风徐来,浪声阵阵。赴一场“海上花园”的约会,海上花园(洞头)分会正张开怀抱,欢迎八方来客,在全景山海之间,遇见一座真正的国际生态旅游岛。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潘圆